做销售的朋友都有同感:无论你报出多实在的价格,客户永远觉得你贵。
市场价下调10%?客户追问”还能再低”;成本价倒贴促销?对方质疑”肯定赚翻了”;网上同款标价低30%?客户举着手机质问”差价怎么说”。这年头开门店就像开了”价格解释中心”,每天重复着相同的话术博弈。
那些让你哭笑不得的顾客原声:
1.”隔壁街同规格才45,你们凭什么贵10块?”
2.”换个包装要收人工费?这又没技术含量!”
3.”网上查了一模一样的货,你报价整整高两成!”
4.”老主顾了给个7折不过分吧?”
5.”这次换货免费,以后自然都找你。”
更魔幻的是:
大牌嫌溢价,杂牌嫌掉价,本地货嫌土气,三无产品嫌没保障。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种矛盾心态让销售人员两头为难。
市场寒冬里的生存真相:
房租成本占流水30%,电商分流客源40%,微商蚕食利润20%,剩下的10%要养活整个团队。当利润薄得像刀片,每个铜板都在柜台叮当响,可偏偏总有人为5毛钱掰扯半小时。
给顾客的肺腑之言:
1.销售不是印钞机,别用”躺赚”幻想要求我们
2.行业红利期已成历史,请更新认知坐标
3.价格锚点不在隔壁山寨店,而在价值坐标系
4.外行指导内行的砍价,就像让厨子教医生开刀
那些开宝马讲价的人,加油时未必计较过92#和95#的差价;刷手机买奢侈品眼都不眨,买包瓜子却要抹零头。经济寒冬里,我们守着实体店为每单生计奔波,您省下的5块钱,可能是我们孩子的午餐费。
应对砍价三板斧:
▶反问法:”8元/斤的牛肉您敢吃?2000元的劳力士您要?”
▶对比法:”便宜货买时开心用时糟心,好货越用越划算”
▶价值法:”您看重的应该是效果,不是计算器上的数字”
市场终极法则:价格战没有赢家,品质战永不落幕。当我们用专业为您筛选好物,用服务为您规避风险,这份价值值得您理性衡量。毕竟,真正精明的消费者,都懂得为专业买单。
索取企业OKR和绩效管理成功案例,直观体验《Tita一体化管理平台》,立即申请 《Tita 产品演示》 或 最受客户欢迎的《帮我配置考核表》 。
2024, Tita 重磅发布新品,开启“客户管理”与“项目交付”双引擎,帮助企业驱动业绩飙升!立即了解 《Tita 新CRM销售管理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