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就像是才完成了年度计划,转眼间,时间过了大半年,又得要面对另一个烦恼:绩效评估。填写不完的表格、算不完的数字、艰涩难懂的评估指标。「不过就是纸上作业,看不出有什么效果,只是在浪费时间。」

绩效评估真的只是徒增主管与员工的困扰,而无法创造任何实质的效果吗?其实不然。绩效评估的有效与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创造对话的机会、同时包含评估与指导的过程、建立向上评估的机制。

成功关键1创造对话的机会才是重点,表格仅是参考

「真正有效的评估,不在于表格设计有多完美,而在于人本身,」美国心理学会(Psychological Associates)创办人维克特‧布祖塔(Victor R. Buzzotta)说道。

在进行绩效评估时,我们很容易受到表格的牵制,完全照表操课,依据表格所条例的项目逐一问答,流于形式。

主管应摆脱表格的框架,自己设定绩效评估的主轴,事先拟定好某些重要的议题,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沟通。

绩效评量的主角是员工,他真的很希望知道,主管对于他过去这半年来的表现,到底有什么样的想法?未来他是否更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他要如何做才能成功?

表格只是辅助工具,藉由量化的数据,做为评估时的参考。当彼此沟通某个重要的问题时,可以针对表格上所列出的相关细目作为讨论内容的依据,才不至于过于空泛。

你可以在绩效评估之前,事先想好问题,并告诉员工,让他们有准备的时间。在进行绩效评估时,便可以藉由这些问题,引导员工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多多表达意见。

创意教学软体公司(Creative Courseware)执行长康妮‧史瓦兹(Connie Swartz)的做法值得参考。通常她会在事前请员工思考以下的问题:

‧过去这段时间,自己感到最骄傲的成就是什么?原因何在?

‧过去这段时间,自己学到了什么?

‧在工作上最感到挫折的事情是什么?

‧如果你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改变,最想改变哪一件事情?

主管可以依照实际状况的不同自行设计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有准备的时间,而不是等到实际评估绩效时,突然丢出问题,让员工一时之间不知如何问答,反而失去了沟通的意义。

另一方面,主管也应该做好事前的准备,思考清楚以下的问题,有了明确的想法,才能确实的沟通:

‧员工工作表现的好坏,是否与他本身所具备的某些优势或是缺点有关?

‧表现不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员工的问题是因为缺乏动机,或是能力不足?如果是能力不足,是因为个人的问题,还是缺乏训练与经验的结果?

‧员工是否有某些限制或是缺点是不可改变的?这些缺点会影响他的工作表现吗?如果这些缺点已经影响到团队,那么就应该慎重考虑是否有调整工作内容的必要。

‧员工是否有某些潜能仍未完全得到发挥?该如何帮助他发挥自己的特长?

成功关键2 不仅要评估,更要指导员工未来的发展

多数时候,我们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只做到评估的部分。事实上,绩效评估的过程包含了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评估(evaluation),也就是检讨员工过去的表现,做出具体的评价,决定是否应给予适当的奖酬,例如调薪或是职务的升迁等。

二是指导(coaching),针对员工未来的发展,主管必须提供必要的协助与咨询。例如,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员工有专长没有获得完全的发挥、员工未来在组织内的生涯发展。

因此,「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主管同时扮演了两种不同的角色。在评估的阶段,主管的角色是裁判(judge);在指导的阶段,则转换为咨询者(counselor)的角色, 」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赫伯特‧梅尔(Herbert H. Meyer)说道。

不同的目的,讨论的焦点也有所不同,不应混淆在一起。当员工想着有没有可能调薪时,又怎么可能专心思考未来的发展?因此,绩效评估的过程,必须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来进行,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成功关键3 建立向上评估的机制,达成双向的沟通

绩效评估的失败,还有另一重要的原因:主管与属下之间权力的不平等。

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必须由主管做出最后的决定。正因为如此,员工也就理所当然的以为,主管才真正掌握了绩效评估的主导权,而自己只能被迫处于被动的角色,也因此容易产生防卫的心理。

那么,该如何解决权力不平衡的问题?哈佛商学院教授麦可‧毕尔(Michael Beer)认为,建立「向上评估」(upward appraisal)的管道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只有员工接受评估,主管也同样要接受员工的评估。不一定要有正式的表格,主管可以主动提问,请员工给你一些建议:

‧你认为主管可以做什么,让你更容易完成工作?

‧如果你是主管,你最希望他改变哪一件事?

除了平衡彼此的权力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员工的角度了解你与员工之间的互动情形,借这个机会为自己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一次总体检。

你们彼此之间是否曾有过误会没有化解?或是在互动上已存在某些问题,而没有说出来?只要有任何小小的不愉快、不信任,都会影响到双方未来的工作。除了平时的沟通之外,更应该透过绩效评估的过程,重新修补或是强化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该如何实际进行绩效评估

那么,该如何执行绩效评估的流程?之前我们曾提及,绩效评估包含了评估与指导两个不同的阶段。首先应从评估开始,也就是针对过去这段期间员工的整体表现成果,给予具体的评价。

这当中包括了员工自我评估与主管评估的部分。尽管你们两人对某些项目的表现有不一样的认知,也可以相互沟通与讨论。但是,不要忘了,你仍必须做出最终的决定。

正如同比赛时,即使有再大的争议,一旦裁判做出决定,就不应再去争执。同样的,打分数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你可以给予员工表达意见的机会,但是你是做出最终决定的人。你不必在当下就有了决定,可以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此外,《如何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的作者威廉‧史万特别提醒,评估工作绩效时,应包含两个面向:

‧绩效目标的达成:员工是否有达成前次绩效评估所设定的目标。

‧行为的表现:除了目标的达成之外,你必须同时考量,员工达成目标时所表现的行为或是采取的行动,是否恰当。

举例来说,因为这位员工的努力,产品能够准时的上市。但是员工可能为了达成目标,破坏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他在这件事的绩效表现势必得打一些折扣。

事实上,不仅达成目标很重要,如何达成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评定员工的绩效时,你必须同时考量两个不同的面向。

以上评估的阶段针对的是过去的表现,接下来则是要针对未来的表现进行讨论,也就是指导的阶段。

这个阶段属于开放式的讨论。你可以依据先前要求员工事先思考的问题,来引导员工说出自己的想法,尽量让员工多谈谈自己,包括了对自我的整体评价、自我的期望、本身所具备的优势或是问题等。

听完员工的想法之后,主管再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时主管扮演的是咨询者的角色,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提供不同的意见给员工做为参考。

主管可以看出员工所没看到的优点或是缺点,帮助员工更加清楚的看待自己在工作上的表现,更了解自己。

更重要的是,「主管应运用本身对于组织的理解,协助员工的成长,」管理大师道格拉斯‧麦格雷格尔(Douglas McGregor)说道。身为主管的你,比员工更清楚,如何在这个组织内达成目标,如何才能在组织内有比较好的发展。

换句话说,主管的意见只是在弥补员工思考上的不足,让他更能以组织整体的观点来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

当然,任何的讨论都必须有具体的结果,因此在结束绩效评估之前,针对以下重要的问题,主管与员工必须达成共识:需要改进的问题、工作内容的调整、下一次绩效评估之前应达成的绩效目标等。这样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绩效评估的流程。

应避免的3大主观偏见

在实际执行评估绩效时,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客观的原则。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公共行政教授詹姆斯‧鲍曼(James S. Bowman)特别提醒,主管避免落入以下3种主观偏见。

1.光环效应(halo effect)。单凭员工在某方面表现优异,就认定他在所有方面都表现不错。这位员工通常能与客户维持良好的关系,所以你想他在办公室内的人际关系必定也是不错。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相反的情况便是所谓的号角效应(horns effect),员工在某方面表现不好,就认为他在其他方面必定是表现不佳。

在评估不同的工作表现或是能力时,应视为不同的问题个别处理,彼此之间不必然具有因果关系。不应依据员工某一方面的表现结果,判定他在其他方面的工作表现。

2.比较偏见(contrast error):主管在进行评估时,常常会相互比较不同员工之间的表现,判断员工的表现是好是坏。或是在与员工的讨论过程中,提及某某人有不错的表现,希望员工也能达到相同的标准。

这同样是误解了绩效评估的意义。绩效评估比较的是个人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差异,而不是不同个人之间的高下。你要考量的问题应该是:「他是否符合或是超越自己的工作目标?他是否比过去有所进步?」

3.仁慈偏见(leniency error)。尽管员工的表现并不怎么好,但是你还是给予不错的评价,称赞员工的表现。你也许会这么想,「这样可以让员工心里比较好过,更能达到鼓励的效果。」

然而,过度的仁慈只是在掩饰问题,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员工以为自己的表现已经够好了,也达到了主管的期望,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做更多的努力。

相反的情况便是过于严苛。员工表现得再好,你给予的分数却是偏低的。你的想法是,「这样才能刺激他们不断的进步。」但这只是你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员工如果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可能因此采取消极的抵抗。反正无论再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肯定,又何必白费力气?

我们不应扭曲绩效评估的功能。绩效评估是为了事实的呈现,让员工确实的了解自己的表现是好是坏,而不应该成为满足其他目的(例如,刺激员工追求更大的进步)的一种手段。

为了避免上述的偏见影响了员工的绩效,《进阶绩效管理立即上手》的作者罗伯特‧贝可建议,在绩效评估会议之后的一两天,应重新检查所有的结论,再做出最后的定案。

另外,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应随时做笔记,将重要资讯纪录下来,方便事后的检讨与参考。

绩效评估的有效与否,其实就掌握在你的手里。无论公司既有的制度为何,你都应该仔细思考绩效评估的目的为何,掌握正确的做法。让绩效评估不再是一件迫不得已的苦差事,而是促进个人成长、强化关系的重要机会。

如何有效的赞美与批评

对主管来说,绩效评估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如何适当的赞美员工,不仅让员工得到肯定,又不会因此感到自满或是骄傲;另一方面,如何提供建设性的批评,达到学习的目的,又不会引起不愉快?

无论是赞美或是批评,最重要的是依据具体的事实加以讨论,好的部分给予肯定,并鼓励员工追求更好的表现。不好的部分,则必须找出背后真正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达到学习与改进的目的。

如何诚心的赞美

1.赞美与批评的部分必须分开处理。

许多时候,主管喜欢在批评员工之前先赞美几句,或是在批评的过程中插入几句赞美的话,无非是希望让员工好过些。

然而,这样做只会削弱了赞美的效用。赞美与批评的目的不同,前者是针对员工表现好的部分给予肯定;后者则是针对表现不好的部分寻求改进的方法,两者不应相互混淆。

2.具体的实例是最好的赞美。

最好能描述具体的事实,例如,员工的某一项成就为公司带来什么样的正面影响。或是,相较于过去,员工已经有了什么样的改变与进步。这样才能让员工明白自己到底好在哪里或是具备哪些优势。

3.提供进一步提升表现的建议。

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表现,再优秀的员工,都有进步的空间以及成长的潜力。主管可以建议员工该如何做,能有更好的表现,或是提供他更大的发挥空间、赋予新的挑战与机会。否则员工以为自己已经表现得很好,以此为自满,不再求进步。

如何建设性的批评

1.由员工自行找出错误的原因。

你可以问员工:「事后回想起来,你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做法?」而不是直接点明员工是错的,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主管常常是急于告诉员工该如何做,却不去探究背后的原因,没有给予员工解释的机会。不但容易引起员工的反弹,更无法达到从错误中学习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找到原因,而非错误本身。针对这个原因,共同讨论适当的解决方案以及改进的方法。

2.不要与其他员工相互比较。

「×××都做得到,为什么你不可以?」这样的批评是非常不恰当的。每个员工都是不同的个体,状况不尽相同,不要相互的比较,以他人的成绩来要求员工。

3.不要运用自己作为例子。主管喜欢把自己当作例子,告诉员工自己过去在类似的状况时如何解决问题。但是,员工毕竟不是你,而且时空背景也不相同,不能相提并论。

总而言之,在讨论绩效不佳的部分,千万要记住一点,员工本身才是焦点所在,不要提及不相关的人或事。

你需要建立你自己的绩效管理软件

一些公司会对现成的解决方案感到满意,而另一些公司则会决定建立自己的解决方案。想知道为什么你会需要定制软件?除了自由选择功能、定制设计和可扩展性等明显的原因外,在以下情况下,你应该考虑建立你的PMS:

  • 你仍在使用手工流程
  • 你的许多员工错过了他们的目标、最后期限或不能达到关键绩效指标
  • 员工对当前的绩效系统或流程有抱怨
  • 你担心你目前的流程会有风险
  • 你的人力资源团队花了太多的时间在绩效文件上
  • 你正经历着员工的低参与度或/和高流失率

实施绩效管理软件将对整个组织的沟通和清晰度产生积极的影响。员工将更有可能体验到信心的提升和发展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你会经常收到详细的反馈,这将有助于你制定未来的业务目标和目的。

2021年,如何有效的进行绩效评估

Tita 构建了围绕 OKR 目标管理+工作执行管理+绩效考核评估一体化的绩效管理平台。不仅能为企业提供 OKR 目标管理,同时结合新时代的管理变革,整合了更多能力,以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绩效管理的落地。例如:围绕目标的反馈,简单通过 @ 一对一的沟通,随时表达认可的「点赞」,过程任务的反馈评价,最终结合过程目标推进和执行推进,结合工作绩效结果的考核,全方位帮助企业完成持续绩效管理落地。

 

 


索取企业OKR和绩效管理成功案例,直观体验《Tita一体化管理平台》,立即申请 《Tita 产品演示》 或 最受客户欢迎的《帮我配置考核表》
2024, Tita 重磅发布新品,开启“客户管理”与“项目交付”双引擎,帮助企业驱动业绩飙升!立即了解 《Tita 新CRM销售管理一体化》

相关文章

  • 五种思维教你工作增效十倍

    五种思维教你工作增效十倍

    如果你的团队现在在使用OKR,那么这篇文章你一定要读!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要带领员工冲锋陷阵,那么这边文章你更要去读!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员工,想要需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这篇文章要读三遍! 一、目标思维 我们先从OKR说起,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OKR是一种在国外很成功的企业管理模式,例如谷歌、亚马逊等知名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其密不可分。同样这一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每一个人,而它体现在一个人身上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目标思维。 你应该能发现,每一个成功的人事,他们都有着非常坚定的目标,比如战争年代哪些可爱的…

    领导力 2020年10月27日
  • OKR 如何转变你的绩效管理策略

    OKR 如何转变你的绩效管理策略

      一段时间以来,年度绩效考核和评估已经失去了有利性和有效性,当管理者和员工认为这个过程耗费时间、太过主观、没有帮助的时候,绩效考核对于实际激励和提高个人的绩效没有什么作用。 相反,目标管理是一个组织已经使用了同样长的时间的工具,并且正在将这个过程发展得越来越有针对性和精确。OKR 在20世纪中期首次进入商业世界,但在过去的15年里被科技创业行业广泛推广,被越来越多的各行各业的企业采用,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工具来设定积极的目标,同时为今天快节奏的商业性质留出敏捷和适应的空间。 OKR 和绩…

    OKR 2021年7月19日
  • 什么是绩效管理?

    什么是绩效管理?

    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工具,可帮助管理人员监视和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管理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环境,使人们可以发挥最大的能力,以最有效,最有效的方式制作最高质量的作品。 正式的绩效管理计划可帮助管理人员和员工就期望,目标和职业发展,包括个人工作如何与公司的总体愿景保持一致。一般而言,绩效管理会在更广泛的工作场所系统中看待个人。从理论上讲,您寻求的是绝对性能标准,尽管这是无法实现的。 绩效管理的工作原理 绩效管理计划使用传统工具,例如创建和衡量目标,目的和里程碑。他们还旨在定义有效绩效…

    领导力 2020年11月9日
  • 绩效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

    绩效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

    绩效=结果+行为,建立在正确理解绩效的基础上,我们来一起看看绩效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 在绩效管理中我们首先要确保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就目标及如何完成目标要达成共识。只有当整个团队的目标方向一致的时候,员工才能确保自己的精力准确地放在应该被使用的地方了。这里有两种方式可以采取,第一种直接制定目标指标,明确要做的事情和做到什么程度;第二种的是用OKR目标管理法,确保方向统一的基础上给与员工更大的挑战,鼓励他们获得更高的成果。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帮助我们在目标上达成共识在这个方面就基本达成了目的。 确定目标…

    OKR 2022年4月28日
  • 绩效面谈中的优质提问(一)

    绩效面谈中的优质提问(一)

    好的绩效面谈需要上级和下属之间进行良好的对话。双方都有重要的信息要提供给对方,优秀的绩效面谈的问题与收集他们的反馈一样重要。这些员工绩效面谈问题可用于获取有关员工工作方式、与其评估相关的特定事件以及员工对工作、团队和领导的总体感受的详细信息。 1.绩效考核的相关提问 绩效评估通常侧重于他们的上级向员工提供反馈,但这样的话会缺乏员工的观点内容。 而对绩效考核内容的提问,可以更好地了解员工如何看待他们的绩效并发现影响他们绩效的新信息。 你对上次绩效评估中收到的反馈有任何疑问吗? 我是否给过你任何你不…

    OKR 2022年1月8日
  • 绩效管理的投资回报率:为什么评价、目标和反馈很重要

    绩效管理的投资回报率:为什么评价、目标和反馈很重要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专业人士,你不需要说服自己,绩效管理流程 — 包括目标设定、反馈和评估 — 会对员工和业务产生积极影响。这就是为什么HR团队将绩效管理列为进入2021年的五大优先事项。 但说服其他关键利益相关者并不总是那么容易。你还必须赢得 CEO、高层和员工的认同。值得庆幸的是,当你提出你的理由时,你会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1. 绩效管理促进保留员工 员工更喜欢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工作。LinkedIn 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份工作能帮助他们成长,超过90%的人会在一份工…

    OKR 2021年12月22日
QQ客服
微信客服

1642413149-20220117175229841 == 微信扫码 ==

预约演示 企微客服
返回顶部